人月两团圆,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当传统节日遇上3天假期,今年的中秋节让人有了更多的期待。吃月饼赏月家人团聚;外出休闲度假放空心灵;带孩子亲近传统民俗……年年月相似,岁岁人不同,随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传统文化元素正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本报今起推出“中秋‘探新’”系列报道,记者与你一起探寻中秋佳节的新意,感受传统情怀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中秋“探新”之新创意

南国早报记者 黄占玲 雷小琴

用废旧品制作的环保花灯、融入航天元素的航天花灯、还有可爱的机器人花灯……今年中秋节前夕,南宁多所学校布置了主题各异的制作花灯作业。有家长表示,往年都是一家人欢聚一堂,赏月、吃月饼就算过节了,加入制作花灯这一环节后,和孩子一起互动学习传统文化,也很有意思。南宁市图书馆读者活动部负责人黄珂曾组织过多场亲子制作花灯活动,在她看来,动手做花灯,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义。

玩出科技感 花灯有“挡位”

“我的花灯名字叫‘航天飞天梦’,它共有三挡控制,第一挡是快闪光,第二挡是满闪光,第三挡是定格光。”在一则分享视频里,南宁一名小男孩认真地介绍自己和家人一起制作的花灯。小男孩小名叫“熊猫”,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布置了一项作业:以航天科技为主题,制作一款花灯。“熊猫”思来想去,和妈妈彭女士一起制作了这款“有挡位”的花灯。彭女士介绍,在构思之初,孩子便提出花灯要有科技感,要能动起来,于是让爸爸从网上购买了电源、电阻等工具,利用家里的废旧纸壳、纸皮、可乐罐等,制作出这款花灯。

“通过做花灯,孩子不仅对航天科技有了概念,而且对中秋节背后的含义,理解得更深了。”彭女士说。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南宁不少学校都布置了主题各异的花灯作业。孩子们所制作的花灯作品,都融入了小创意。比如,滨湖路小学四年级学生谭卓伦,用大号的空可乐瓶制作了飞机花灯;南宁市星湖小学一名学生,则利用旧的方盒当“身体”、乳酸菌酸奶瓶当“手臂”,瓶盖当“眼鼻”,制作了一款充满童趣的机器人花灯。

玩出新韵味 古典又时尚

百花岭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周之懿和妈妈一起利用红纸,制作了一款名为“花好月圆”的花灯。周之懿说,他想用这款花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因此就用红色作为花灯主色,用传统的宫灯样式来做主造型,以此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刚开始制作时,灯的上半部分不易成形,在妈妈的帮助下,周之懿用筷子做了一个架子,花灯架在上面,显得立体了很多。他说,通过做花灯,自己学到不少几何知识,觉得很有意思。

用竹篾、纱纸制作出兔子花灯的造形,再用镊子、铁丝、编制绳等进行加工……这几天,南宁市菠萝岭小学的学生们忙着制作以“传统与时尚 艺术与生活”作为主题的花灯。六年级学生罗艺函说,她制作过菠萝、兔子等多种不同造型的花灯。在学习给花灯糊纸时,罗艺函在纸上画上花鸟鱼虫等国画元素,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她还将一些自己的创意,融入到花灯制作中,让花灯变得更新颖美观。

花灯魅力大 手艺盼传承

据菠萝岭小学校长吴莉介绍,时下,用现代技术制作花灯虽然简单快捷,但缺少了传统手工花灯所具有的独特韵味。学校一直开设有花灯制作课程,教授学生传统花灯制作技艺。孩子们在动手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也会加入自己的创意巧思,结合实际生活,让花灯既有传统韵味,也有现代时尚感。“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制作花灯的乐趣,了解花灯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手工花灯这门技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吴莉说。

南宁市图书馆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亲子花灯制作活动。该馆读者活动部负责人黄珂介绍,花灯也叫灯彩,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张灯结彩过节”,说的就是我国的中秋节、元宵节。黄珂称,在古代,因为“灯”与“丁”读音相近,因此在佳节挂起花灯,有人丁兴旺的好意头。

黄珂称,形式各异、多姿多彩的花灯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无论是在节日还是在平常的日子里,通过手工制作花灯活动,优秀的传统文化会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渐渐扎根。(来源:南国早报 记者:黄占玲 雷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