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津城一则12岁男孩失联好几天的消息牵动着万千读者的心。26日早晨,好消息终于传来,孩子已平安到达爷爷家。
几天来,全城寻找失联儿童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孩子平安的消息让众多热心群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虽说有惊无险,却着实让人捏一把汗。事后有网友觉得孩子正值青春期,一言不合就出走正是青春的叛逆;也有小伙伴觉得因为家长没有践行带他回老家看爷爷的“承诺”,孩子不打招呼离家的举动正是对父母无声的“批评”,究竟是孩子的世界成人不懂,还是家庭成员间的缺少沟通,一时引发社会热议。
现实中,孩子离家出走的新闻时有爆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出走原因更是五花八门,与家长拌嘴,跟老师负气;妈妈不让玩手机,甚至一个人想外出静静看世界都能成为少年不辞而别的理由。这些理由看似难以置信,而背后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情。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而作为家长,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存在交流的烦恼,总有一种“说不明白”的困惑与纠结。
心理专家认为,青春期的叛逆未必是坏事,因为叛逆,孩子才有了强烈的探索欲、求知欲,对成长而言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过,这个开端并不标志着孩子的成长驶入正轨,更不意味着家长可以放任自流。而一些家庭中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方式却走在歧途。有的家长秉承“棍棒出孝子”的观念,结果一些孩子越来越逆反;还有的家庭对孩子教育喜欢“贴标签”、“翻旧账”,揭伤疤式的说 教,让孩子与家长之间分歧越来越大,沟通却越来越少。
亲子交流是一门学问更是艺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以前一样对自己言听计从,需要家长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多些理解,需要学校敏锐地察觉学生反常之举并加以疏导,用平等、包容的心态,与他们交朋友,给他们做向导,毕竟青春谁都会彷徨,但教育不能在这个时候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