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在缺钱的时候,才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了,因为我们对你的思念无时不在……”8月27日,浙江大学为2017级本科生举行开学典礼。仪式上,学生家长代表郭公礼的一席话,引发了普遍共鸣,句句戳中人心。事后,郭公礼表示自己并不是指责孩子们只会要钱,而是想鼓励孩子和家长,要多多交流。

说起来,孩子该如何与父母相处交流,是一个人类自存在之日起就有的话题。最近,我在读《见字如面》,在那么多的信笺中,印象最深的有三封,头两封是2010年一对叫郑国强和郑艺的父子写给彼此的信——《其实爸妈也是装的》和《你的形象已经荡然无存》。通过这两封信,可以看到一个亲子交流互动的模板。总结关键点的话,那就是把亲子关系当成朋友关系来经营。

可以料到,这样的定位肯定会招来一部分家长的质疑。在他们的固定认知里,长辈是需要威严的,这源自他们对威权型家长的迷恋。而一旦化身为朋友又哪有威信可言呢?其实,这走入了一个误区:威严只能来自于压力。事实上,朋友中的一方同样可以有威严,但这不是来自身份,而是来自平等交流中被建构的对方形象。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心悦诚服。有段子说,我都没有威信,又哪里来的微信?对家长而言,恰当的劝谕应该是:你都没有微信,哪来的威信?质言之,只有朋友圈互相可看,只有基于平等的沟通,家长的威信才有可能建立。

话说回来,把亲子关系当成朋友关系来经营,目的并不是要树立家长权威,而是要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借助父母的阅历和经验,来帮助孩子获得成长与进步。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面临的一个变化是,孩子的心态可能从最初的崇拜变为半信半疑,再到疑惑大于信任,乃至最终作出“你们不懂”的判断,进而倾向于独立决策。有人说,真正的父母之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的理解,就是家长适时承认自己的不足,不迷信自己的阅历,给孩子自由生长、自主决策的空间。

至于要怎么经营这个特殊的朋友关系,不妨参考八个字“只做分析,不作决策”。我曾看到一个话题:高中毕业后,有学生嫌自己长得不好看,想去整容,以便焕然一新再上大学,家长该支持还是反对?我建议的答案是,提供信息让孩子自个拿主意。比如,告诉他们,经过咨询了解,垫高鼻子要多少钱,削个锥子脸多少钱,目前家里的储蓄余额是多少。整容可能存在哪些风险,是否有心理准备。整容之后,是否可以从容应对“变脸”之后,熟人态度的微妙变化?一条一条摆出来后,说出自己的建议,并再次申明,不管孩子怎么决定,自己都支持。

回到开头的新闻,“缺钱时才说想父母”并不仅仅是一种假设,现实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例证。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或多或少说明“给钱”成了部分家长关心孩子的主流方式,家长习惯,孩子更习惯。这或许是最省事但同时也是最不负责任的做法,当家长的储蓄满足不了孩子的欲望,或许他从此连电话都懒得打了吧。只有把子女当成朋友,亲子关系才能走得更远也才能更亲密。 墨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