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心愿,然而,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估算,我国每年约有90万新生儿患出生缺陷。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马良坤教授在近日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孕期是一个巨变的过程,其间,保证充足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摄入至关重要,这影响着孩子和妈妈一生的健康,进行营养干预能有效防控出生缺陷。

补充叶酸大幅降低神经管缺陷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出生缺陷是造成儿童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也是我国人口潜在寿命损失的重要原因。

在上世纪80年代,神经管缺陷占全国出生缺陷的首位(27.4/万),到2011年,已下降到第8位(4.50/万)。神经管缺陷是胚胎早期神经管闭合不全所导致的一类先天缺陷,如无脑儿、脊柱裂等。马良坤表示,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缺陷在近年来取得的重大进步,主要归功于叶酸的推广和普及,尤其是国家为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数据显示,2000年-2011年期间,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下降幅度达62.4%;其中,农村下降幅度达到72.8%,城市下降幅度达64.5%。

随着健康科普的推进,备孕及孕早期补充叶酸已经成为一项健康常识。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叶酸与神经管缺陷密切相关,如果在孕早期缺乏叶酸,容易出现胎儿神经管闭合问题。据了解,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叶酸,需要通过食物来摄取,而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4倍。在日常饮食中,富含叶酸的食物主要有肝脏、豆类、深绿色叶类蔬菜和水果、坚果等。

那么,通过日常膳食能获得足够的叶酸吗?马良坤表示,叶酸是胚胎发育的基础,在孕期所需叶酸量大增,从食物中很难足量获取。还有些人因为饮食习惯,如挑食等,也无法获取足量叶酸。此外,还存在叶酸代谢障碍人群,叶酸的摄入和利用情况不好,分娩神经管畸形孩子比例会增加,需尤其注意增补叶酸。

相关研究表明,备孕期及孕早期补充0.4-0.8毫克叶酸可使孕妇红细胞叶酸水平达到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所需要的≥906nmol/L,能降低88%的患病风险,而补充含0.8毫克叶酸的多元维生素能降低92%的风险,效果优于单一叶酸。“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之间有协同作用,所以推荐孕妇补充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制剂。”马良坤说。

孕前应做营养调查 及早进行营养干预

除叶酸缺乏外,缺铁性贫血也是我国孕妇常见问题。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我国孕妇贫血率为17.2%。

马良坤表示,铁是血红细胞的原料,孕期妇女很容易出现铁储备不足或缺铁性贫血。在孕期如果没有合理的饮食,到孕中晚期很容易出现贫血,对妈妈和胎儿都有严重影响。

对于孕妈妈来说,缺铁性贫血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还会有产后大出血危险,甚至引发死亡;对胎儿来说,妊娠期贫血会导致死胎、早产、新生儿低体重等不良后果,孩子将来也可能出现贫血,学习能力也会受到相应影响。

“除叶酸和铁外,孕妈妈需要注意补充的营养素非常多,如碘、钙、维生素D等。孕妈妈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着胎儿的健康和未来的成长发育,也对妇女自身的健康有长期影响,因此要在备孕和孕期注意营养均衡。”马良坤建议在孕前做完善的营养调查,包括叶酸水平、铁储备情况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干预。

调节身心健康 做到“有备而孕”

《预防多种出生缺陷专家共识》中提出,在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中,最为关键的是一级预防,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并进行包括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早期增补叶酸等在内的干预项目。其中,孕期营养状况、慢性疾病、生活习惯等是一级预防的重点内容。

马良坤提醒,除微量元素的缺乏外,肥胖、超重的孕妈妈更需受到关注。“肥胖的孕妇面临的风险很大,自身面临健康威胁,孩子发生早产、流产、巨大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增大。”马良坤表示,肥胖的孕妇需要格外注意围产保健和孕期营养,增加体力活动、及时进行生活方式的评估、母婴双方的监测。“我们提倡有备而孕,提前做好知识储备,调节好生活方式和体重状况,做好身心准备。”

作为临床妇产科医生,马良坤在科普宣教上花了很多精力,她是微博上传授产科知识的“大V”,推出系列科普漫画,开通“良坤健康孕育”微信公众号,推送孕妇孕期那些事,告诉孕妈妈要怎么吃,出现孕期高血压怎么办,如何缓解分娩镇痛……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普实践让她发现,当前很多人不是缺乏科普知识,而是面对互联网上大量信息不知如何筛选、辨别,权威可靠又平易近人的科普宣传内容仍然稀缺,需要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做出努力。

如果出现了有出生缺陷的孩子,该怎么面对呢?马良坤表示,家庭和社会对于出生缺陷的孩子应该抱有宽容、接纳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接受所有,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要积极给患儿治病,给予他们适合成长和受教育的环境。”马良坤呼吁,希望整个社会对出生缺陷孩子有正确的态度,用更加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们。(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