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专家们称,父母应该尽可能减少和孩子的接触,从孩子的婴儿时期开始,就不要有过多的拥抱,以免养成他们娇惯的性格,对他们造成有害的影响。
但这个在那时流行的理论,后来被一位名叫Harry Harlow的美国心理学家打了脸。
Harlow以研究婴儿时期婴儿和养育者的关系、依赖关系(Attachment)闻名,这也和他之后的实验分不开关系。
他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实验,向人们证明:从小在母亲的怀里关爱着长大的孩子,成年后更可能长成一个健康的人。报姐今天就来说说,Harlow博士和他的实验。
Harlow和他的猴子们
1932年,Harlow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创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为了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研究,他将自己的实验对象,锁定在了经常被用于科学实验,和人类身体条件相似的普通猕猴上。
但实验的第一步,就让他饱受争议。
因为需要长期观察和研究猕猴婴儿,Harlow索性将猕猴婴儿和妈妈分隔开,让它们完全处于人工监管的范围里,成为孤儿,得不到母亲的看护和哺乳。
这个措施被Harlow和他的研究团队称为Maternal deprivation母爱剥夺,也成了研究母婴关系重要的模型之一。顶着不道德、不人道、残酷无情的骂名,Harlow开始了实验。
最开始,Harlow和同事发现,比起被亲生母亲哺乳长大的小猴子,那些被他们人工喂养长大的孤儿猕猴,性格古怪、社交能力不好。这些孤儿猕猴长大后,性格不是孤僻怪异,就是攻击性非常强。
但他发现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点,那就是,孤儿猕猴特别喜欢和笼子里的绒布待在一起,拿在手上不松手。一旦被拿走,他们就表现的十分沮丧,仿佛绒布就是它们的妈妈。
同时代的研究者们,一直在“婴儿需不需要母亲的肢体接触与爱抚”中间来回辩论。
这让Harlow萌生出了一个新点子:不如,我们来试试给猴子们造妈妈。
有奶就是娘?
于是,他和团队的人造了两个代理妈妈Surrogate Mother。
一个是Wire Mother,用铁丝做的“铁丝妈妈”,上面有奶瓶,能够给猕猴婴儿提供奶水。
另一个是Cloth Mother,“绒布妈妈”,没有奶瓶,只有一层柔软的布料。
接下来,就是实验了。结果令人非常意外,所有参与实验的猕猴婴儿,无一例外,全部选择了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
甚至当这些小猴子饿了想喝奶时,它们也只会去“铁丝妈妈”那里喝两口,然后再马上爬回“绒布妈妈”的怀里躺着。
在Harlow看来,绒布给小猴子带来的安慰,比食物都重要。这个发现,揭示了在婴儿的幼年时期,触碰安慰Contact comfort,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有奶就是娘”这句话,在这里行不通。
妈妈= 安全感
接下来的实验,被Harlow称为open-field test开放领域测试。
他将婴儿和两个代理妈妈摆在一个木箱子里,然后打开一侧的门,让小猴子置身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
这个环境里,有时是小狗玩具,有时是模样奇怪的模型。Harlow想借此观察小猴子和代理妈妈的关系。
结果他发现,小猴子在面对新奇事物不害怕时,他第一时间找的,还是自己的绒布妈妈。
虽然害怕,但是它会怯怯地去看一看、摸一摸玩偶,再跑回绒布妈妈那里。当模样奇怪的模型出现时,它会在惊恐时刻,第一时间会冲回绒布妈妈的怀抱里。
而当绒布妈妈和铁丝妈妈都被拿走时,许多小猴子呈现出了昏厥瘫痪、卷缩成一团吸手指的痛苦状。给予安全感的妈妈被夺走,它陷入了绝望的困境。
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为了进一步研究母婴接触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Harlow继续推进了他的实验。他把小猴子婴儿分成两批,一批和铁丝妈妈喂养,一批和绒布妈妈喂养。
结果发现,尽管在同样的奶量下,两批小猴子的体重长势都差不多,但和铁丝妈妈长大的小猴子,粪便和消化都不太好,经常拉肚子,而和绒布妈妈长大的孩子就没有这些问题。
Harlow在这些观察实验后总结道,缺少母亲肢体安抚和关爱的猴子婴儿,身心承受的压力更大,从而影响了它们的健康。
母婴关系的重要性
Harlow博士将他的一系列实验称为“爱的研究”。
他认为,相较于前辈们关于在养育孩子时,不要过多的触碰的理论,母乳喂养、母亲的爱抚和拥抱,能够准确地让孩子体会到情感上的力量。
在他发表这些成果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鼓励家长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意,多一点拥抱和温情。
尽管Harlow对猕猴宝宝实施的一系列残忍的实验手段,备受争议,但却扭转了大众对母婴关系的认知,造福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