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起,青岛市民购买跨境商品的包裹上就会出现“青岛保税仓”标签。此前,这些标签往往是“宁波保税仓”或“郑州保税仓”等。与标签变更相伴的,是市民通过跨境电商网购商品送达速度的加快,物流成本的降低。这一切的变化,都是缘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适用范围从2018年1月1日起扩大到青岛。

改造提升20万平方米保税仓储资源

“为抢抓2018年国家电商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对超过20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储资源进行改造提升。”12月14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电商中心负责人周宇翔告诉记者。这些改造提升,包括打造2.2万平方米的冷藏库,改造升级4万平方米的恒温库,配备3万平方米的公共备货库,在美洲、欧洲和澳洲等地的8个国家布局3.5万平方米的海外仓。

“青岛市民通过跨境电商网购商品,很多将从青岛保税仓直接发货,最快可以实现当天送达。”周宇翔表示。“包括奶粉在内的母婴产品、化妆品和保健品,无疑还将成为消费热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一新的保税仓库内各种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其中,冷藏库将主要为来自澳洲和南美等地的牛羊肉提供冷链物流服务,恒温库实现了红酒、果汁、饮料和各类预包装食品存储的恒温恒湿,公共备货库则为中小型电商提供自货源采购至国内派送的“一站式”服务。

目前,天津、上海、杭州、宁波、郑州等10个试点城市(地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暂按照个人物品监管。从2018年1月1日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适用的范围将扩大到15个城市,其中就包括青岛。“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提前布局,目前已经夯实了明年1月1日国家政策调整后全面发力的各项基础。”周宇翔表示。

4处监管中心已具备正式运营条件

在海关、国检等监管部门的支持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发挥“一区多园”区域优势,投资近亿元建成了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四处监管中心,目前已经全部具备正式运营条件。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建成的监管中心不仅数量最多,总规模也最大。

其中,位于保税物流园区内的1号监管中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依托园区丰富的保税仓储资源为直购进口和保税备货业务提供过机查验服务;位于南港区内的2号监管中心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能发挥紧邻码头操作区域优势为电商企业提供通关服务;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内是3号监管中心,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4号监管中心位于青岛出口加工区内。

平台建设是跨境电商的软件支撑。为解决当前跨境电商服务系统在支付手段、稳定性和高峰期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全力推进青岛本土的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和相关测试工作。该平台今年底正式上线运行后,数据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分钟1.5万单,即使在“双11”这样的大促销活动中也能保证顺畅的数据处理,可为下步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提供稳定的系统支撑,还可为落户青岛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打造电商产业完整生态链

除了仓储资源、监管中心和服务平台,招商引资和线下销售渠道的搭建对于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同样重要。截至目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累计注册各类电子商务及配套企业170余家,注册资本达30亿元,初步构建了跨境电商生态产业链,直购进口、跨境出口和保税备货业务也已经先后开通。在不具备国家试点资格的情况下,去年这里仍然完成跨境电商零售商品通关10万余单,货值3000余万元,为引入知名电商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作为开展备货业务的后备和补充,10万平方米的高端立体库正筹备开工建设。”周宇翔告诉记者。“明年备货业务开展后,每年4000万单的国内快递单量,会促进国内快递企业将更多的资源引入青岛。”

值得一提的是,线下销售渠道的布局也已提前完成。据了解,“区、市、省”三级辐射省内及北方地区的线下销售网络体系已建成,目前已建成各类国际商品直营展示交易中心5万平方米,完成省内90余家进口商品直营中心的布局,进口快消品类企业300家,带动销售额过5亿元、进口额过10亿美元。区内不断拓展的跨境电商专业采购渠道,可以满足大众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和品牌代理商、批发商需求;在青岛市范围内,跨境电商客户集群也已形成;在省内滨州、潍坊、烟台等地,省外鸡泽、太仓、酒泉、银川等地市,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都已针对跨境电商业务进行了提前布局。

据悉,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将对电商扶持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力求实现精准扶持,促进实现企业聚集,尽快壮大本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充分发挥平台合作方宁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综合服务平台运营方面的成熟经验和能力,打造北方地区跨境电商信息推送服务高地。同时,积极打造冷链食品电商聚集区,培育出口跨境电商产业,招商大型成熟电商企业,推动进口商品向专业化迈进,营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致力打造电商产业完整生态链条,助力青岛打造成为中国北方的跨境电商聚集区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