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变化,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课题。近日,《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12年》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让亲子关系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几乎每个世代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以前,亲子关系由父母主导,亲子所带来的困扰更多地由子女来承受,这种困扰在一定程度上被“孝文化”压制了,很少有人视其为问题。在个体化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子女在代际关系中的主动权逐渐得到加强,原本被压抑的亲子困扰也逐渐成为问题,被社会所认识。

正如《北大留美学生“拉黑”父母12年》所描述的,小时候在家庭中所遭遇的、由父母所带来的童年阴影,即使在成年之后也是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当下的代际关系问题,已经超越个体和家庭,成为社会问题,在豆瓣上甚至还出现了“父母皆祸害”小组。这背后的原因,除了个体化意识的增强之外,还有家庭的教育文化和社会快速变迁。在一些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把父母的意志强加到子女身上或者捆绑式的极端孝道文化所引发的悲剧。同时,在如今这个社会变迁日新月异,长辈需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时代”,代沟也往往比以往更难以逾越。

代际和解是亲子双方共同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单方面要求子女去原谅父母。对子女而言,重新回到以往的毫无原则的孝不现实,一味拒绝沟通、“屏蔽”父母也不是办法;而父母则需要反思过去,走出以往基于“极端孝道”的不平等相处模式。

理想的亲子关系既不能是纠缠不休的“强关系”,也不能是止步于选择性屏蔽父母的朋友圈式的“弱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王朔在《致女儿书》所描述的,“亲人之间的忏悔和赦免搞得像做贼,怕丢脸,结果老人鬼鬼祟祟或者假装文静致远,中年发福的孩子都成了伪君子,一家子演戏勤勤恳恳,说起来都默然嘿然家家一本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