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关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进口消费品供给和需求情况,商务部于近期组织开展了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并发布了《主要消费品供给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进口商品成为市场供给重要补充。进口商品销售占商品销售总额比重达到五成以上的企业占全部调查对象比例为24.4%,其中乘用车、家居和家装用品、钟表眼镜、电器电子产品、食品类企业比例分别为51.1%、34.6%、31.0%、25.9%和25.4%。
商品进口更重品牌。39.2%的企业认为品牌是进口商品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受关注的因素依次为安全、价格、设计和原料。
扩大进口意愿较强。未来一年,在调查的92个商品品类中,企业增加进口意愿较强的有34种,分别为:葡萄酒、鲜果、啤酒、鲜奶、食用油、保健品;运动鞋、运动服装、户外服装、休闲服、皮鞋/靴、西服套装;婴幼儿食品、婴幼儿服装、婴幼儿纸尿裤、儿童安全座椅;香水、护肤用品、彩妆用品、口腔护理用品、洗发用品;户外装备、健身器材、球类、泳具、乐器;手表、眼镜、太阳镜;钻石饰品、金饰品;SUV汽车、新能源汽车、轿车。
以下为报告全文。
主要消费品供给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
本次供给状况统计调查面向流通企业,共收到有效问卷1018份,超过95%的为有店辅零售业态,包括超市、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等,超过85%的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调查结果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是我国商品供给以国产为主。75.6%的企业(指参加本次调查的流通企业,下同)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其中国产商品占比较高的是珠宝首饰、服装鞋帽类,较低的是乘用车类。二是品牌成为企业决定商品进口的最主要原因。39.2%的企业认为品牌是决定进口商品的原因,其次为安全、价格、设计和原料,比例分别为14.6%、12.9%、11.7%和11.6%。三是企业未来一年内将维持现有进口商品比例,增加进口意愿在品类之间差异较大。未来一年,85.5%的企业将维持商品进口现状,7.4%的企业将减少进口,7.2%的企业将增加进口,增加进口意愿较强的集中于食品、母婴用品、化妆用品、钟表眼镜和乘用车类商品中。
二、分类商品情况
(一)食品类增加进口意愿强烈
食品类供给中,25.4%的企业销售商品进口占比超过50%。分品类看,水产海鲜、保健品、牛肉和葡萄酒进口占比较高,进口商品销售占比超过90%的企业比例分别为21.3%、19.6%、19.5%和18.3%。
品牌、原料和安全是企业决定食品进口的三大主因,关注比例分别为31.9%、20.2%和20.2%。分品类看,葡萄酒、保健品、啤酒、食用油和鲜奶对品牌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品类;牛肉、水产海鲜、鲜果、牛奶和干果对原料、安全的关注度略高于其他品类。
食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强烈。未来一年内,82.5%的企业计划对食品类进口维持现状,9.9%的企业增加进口,7.4%的企业减少进口。分品类看,葡萄酒、鲜果、啤酒和保健品增加进口意愿强烈,比例超过10%。
(二)服装鞋帽类增加进口意愿略强
服装鞋帽类供给中,81.1%的企业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超过45%的企业销售商品均为国产。分品类看,户外服装、运动服装和运动鞋进口商品占比略高于其他品类。
品牌、设计和价格是企业进口服装鞋帽类的三大主因,关注比例分别为42.6%、21.8%和13.4%。分品类看,除上述原因外,丝绸制品、西服套装和衬衫对原料的关注度略高于其他品类。
服装鞋帽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略强。未来一年内,89.4%的企业计划对服装鞋帽类进口维持现状,6.1%的企业增加进口,4.5%的企业减少进口。分品类看,运动鞋、运动服装、户外服装、休闲服和皮鞋(靴)增加进口意愿较强,增加进口比例高于减少比例2个百分点以上。
(三)母婴用品类增加进口意愿强烈
母婴用品类供给中,76.4%的企业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超过30%的企业销售商品均为国产。分品类看,婴幼儿食品、辅食料理机和儿童安全座椅进口商品占比较高,进口商品销售占比超过50%的企业比例分别为26.1%、25.6%和25.5%。
品牌、安全和原料是企业进口母婴用品类的三大主因,关注比例分别为35%、23.8%和13.5%,其中对安全的关注度远高于包括汽车在内的其他品类。分品类看,除品牌、安全原因外,婴幼儿食品、婴幼儿纸尿裤和婴幼儿服装对原料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品类。
母婴用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强烈。未来一年内,85.8%的企业计划对母婴用品类进口维持现状,7.3%的企业增加进口,6.9%的企业减少进口。分品类看,婴幼儿食品、婴幼儿纸尿裤、婴幼儿服装和儿童安全座椅增加进口意愿较强,增加进口比例分别为12.4%、9.1%、8.5%和7.2%。
(四)家居和家装用品类减少进口意愿强烈
家居和家装用品类供给中,65.4%的企业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其中30%左右的企业销售商品均为国产。分品类看,壁纸、磁砖和木地板国产商品销售占比较低,国产占比超过50%的企业比例为55%左右。
品牌、设计和安全是企业进口家居和家装用品类的三大主因,关注比例分别为40.7%、13.8%和11.9%。分品类看,除品牌原因外,炉灶、灯具、锅类、餐具、卫生陶瓷和刀具对设计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品类,油漆涂料和厨卫五金对安全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品类。
家居和家装用品类计划减少进口意愿强烈。未来一年内,80.1%的企业计划对家居建材类进口维持现状,减少进口比例为16.9%,高于增加进口比例约14个百分点。其中,瓷砖、卫生陶瓷、木地板、油漆涂料和灯具减少进口意愿较强。
(五)化妆用品类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化妆用品类供给中,23.7%的企业销售商品进口占比超过50%。分品类看,香水进口商品销售占比超过50%的企业比例为31.5%,其他品类之间差异较小。
品牌、安全和价格是企业进口化妆用品类的三大主因,关注比例分别为42.7%、15.7%和13.9%。各品类之间差异较小。
化妆用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较强。未来一年内,83.6%的企业计划对化妆用品类进口维持现状,9.2%的企业增加进口,7.2%的企业减少进口。其中,香水、护肤用品和彩妆用品增加进口比例均超过10%。
(六)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供给中,81.4%的企业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48.9%的企业销售商品均为国产,各品类之间差异较小。
品牌是企业进口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的主要原因,关注比例为40.5%。分品类看,除品牌原因外,进口乐器、钢笔、球类用品对价格的关注度略高于其他品类,泳具、户外装备对安全的关注度略高于其他品类,各品类对设计的关注度也较高。
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较强。未来一年内,88.2%的企业计划对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类进口维持现状,7%的企业增加进口,4.8%的企业减少进口。分品类看,除钢笔减少进口的比例高于增加进口的比例外,其他均为增加进口比例高于减少进口。
(七)电器电子类减少进口意愿强烈
电器电子类供给中,74.1%的企业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34.6%的企业销售商品均为国产。分品类看,摄影器材、家用清洁机器人、电动牙刷和助听器进口商品占比较高,销售进口占比超过90%的企业比例在20%以上。
品牌、安全和设计是企业进口电器电子类的三大主因,关注比例分别为39.6%、15.4%和12.7%。分品类看,冰箱和洗衣机对品牌的关注度较高,净水器、洗碗机和烘干机对安全的关注度较高,电动牙刷、摄影器材、家用清洁机器人和吸尘器对设计的关注度较高,空气净化器、电视机、烘干机、净水器和空调对节能环保的关注度较高。
电器电子类计划减少进口意愿强烈。未来一年内,85.8%的企业计划对电器电子类进口维持现状,10.3%的企业减少进口,3.9%的企业增加进口,分品类看也是减少进口比例高于增加进口比例。
(八)钟表眼镜类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钟表眼镜类供给中,31%的企业销售商品进口占比超过50%,16.3%的企业销售商品进口占比超过90%。分品类看,手表销售商品进口占比较高,35.2%的企业进口占比超过50%。
品牌、设计和价格是企业进口钟表眼镜类的三大主因,比例分别为47.9%、21.7%和10.6%,各品类之间差异不明显。
钟表眼镜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较强。未来一年内,87.1%的企业计划对钟表眼镜类进口维持现状,7.6%的企业增加进口,5.3%的企业减少进口。分品类看,手表的进口意愿明显高于其他品类。
(九)珠宝首饰类维持进口现状意愿略强
珠宝首饰类供给中,82.7%的企业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54%的企业销售商品均为国产,各品类之间差异不明显。
品牌、设计和价格是企业进口珠宝首饰类的三大主因,比例分别为41.5%、25%和13.8%,各品类之间差异不明显。
珠宝首饰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略强。未来一年内,90.2%的企业计划对珠宝首饰类进口维持现状,5.4%的企业增加进口,4.4%的企业减少进口。分品类看,钻石饰品增加进口的意愿较强,比例达到7.2%,高于减少进口的比例3.4个百分点。
(十)乘用车类增加进口意愿较强
乘用车类供给中,48.9%的企业销售商品国产占比超过50%,28%的企业销售车辆均为国产。分品类看,轿车供给中,69.8%的企业国产占比超过50%;其他品类特别是新能源汽车、MPV型车国产占比较低。
品牌、价格和设计是企业进口乘用车类的三大主因,关注比例分别为36.8%、15.8%和11.8%。分品类看,MPV和SUV对设计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品类,新能源汽车、轿车对价格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品类。
乘用车类计划增加进口意愿较强。未来一年内,77.6%的企业计划对乘用车类进口维持现状,11.6%的企业增加进口,10.8%的企业减少进口。分品类看,新能源汽车、SUV和轿车增加进口意愿强烈,比例分别为17.3%、15.9%和13.1%;MPV减少进口意愿较强,减少进口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增加进口比例。